相信許多人在買賣土地或是買賣房屋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建蔽率與容積率,而究竟建蔽率與容積率是什麼?它們的作用是什麼?接下來本篇文章杰恩將為大家分享建蔽率與容積率的相關資訊,同時也讓你能夠用最簡單的方式了解建蔽率與容積率。
建蔽率與容積率是什麼?
建蔽率與容積率其實主要就是政府在做城市規劃時規定房子可以蓋的面積與高度,避免讓城市的房屋覆蓋太高或太滿,導致城市讓人感受壓迫不已。
建蔽率是什麼?
以專業的角度來說,建蔽率就是建築投影面積以及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簡單來說建蔽率就是建築密度或是建築覆蓋率,指的就是一塊土地上可以蓋的建物面積有多少。
容積率是什麼?
容積率指的就是總樓層建築面積和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簡單來說,在一塊土地上可以蓋多少層樓,所以容積率也被列為立體管制的一種。
建蔽率與容積率如何計算?
建蔽率該如何計算?
建蔽率=建築面積/基地面積
簡單來說,如果你今天建蔽率是50%,在200坪的土地上,只有100坪是最大的建築面積,其餘的50%是法定的空地,可以作為其他戶外設施像是停車場、花園、步道等公共空間。
容積率該如何計算?
容積率=總樓層面積/基地面積
容積率指的就是在一層樓上可以蓋幾層樓,用上面建蔽率的計算方式來繼續作為例子:
如果土地200坪,容積率200%的話,代表200坪x200%=400坪,而建蔽率50%的話,代表一層樓最多只能蓋100坪,而總評數400坪/100坪=4樓,這時候就可以得知最高可以蓋4層樓。
建蔽率與容積率根據土地不同有不同的查詢方式,如果是都市土地的話,可以依照各縣市的政府公告來查詢該土地類別的建蔽率與容積率;若是非都市土地的建蔽率與容積率,可以先在土地登記謄本上查看使用類別,並根據不同使用類別來查找相對的建蔽率與容積率。
如果想知道該怎麼查詢土地類別,可以先上全國土地使用分區查詢。
衍生閱讀:什麼是土地使用分區?一次帶你看懂土地使用分區的限制與分區顏色
建蔽率與容積率常見問題
以下杰恩也為大家整理了常見的建蔽率與容積率問題給大家參考
建蔽率越小越好嗎?
對於建商或是土地持有人來說,當然建蔽率越大越好,因為這代表可以蓋更大間的房子,相對土地跟大面積的房子也會賣更高的價格;但對於買房的人來說,建蔽率小代表公共空間較多,所以生活質感也相對較好,所以建蔽率越小或越大根據不同情況有不同的好處。
容積率越小越好嗎?
與建蔽率相同,容積率越大對於建商來說越好,因為這樣可以蓋更高的房子,擁有更多戶數,賣出更多的房子;但容積率越小的話,對於買方的話人口密度較低,生活品質較好。
結論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了解建蔽率與容積率的意思以及計算方式,所以身為購屋族的你,在買房之前建議可以先了解該社區或是大樓的建蔽率與容積率,作為基地的公共空間與住戶面積的比例參考,如果想要買房的朋友,可以選購建蔽率較低的房子,這樣生活起來比較舒適,但是房價也會相對較高。
如果你本身有買房屋的需求,可以聯繫杰恩,杰恩作為台北專業房仲,可以提供許多專業的房屋買賣諮詢,若你想要進一步了解更多關於房屋買賣的問題,也歡迎聯繫杰恩唷!